我院吉训明院士/周陈副教授团队《Biomaterials》揭示脑静脉窦血栓诊断治疗新靶点

2025-09-17 14:12:29  来源:
字体:

近期,我院吉训明院士/周陈副教授团队在Bio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“The FN1-targeted delivery of low-molecular-weight heparin to venous clots revolutionizes thrombosis treatment in CVT”的研究论文。通过对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(CVT)患者的新鲜血栓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,本研究首次确定纤维连接蛋白(FN1)为特异性治疗靶点,进而开发出一种FN1靶向的LMWH纳米递送系统,从而在增强抗凝疗效的同时,降低了出血风险。姜慧敏为第一作者,吉训明教授、周陈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。

静脉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,血小板活化程度较低,抗凝治疗尤其是LMWH成为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策略,LMWH存在靶向性差、半衰期短、出血风险高等局限

研究团队首先对CVT患者的配对血浆和血栓样本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,GSEA富集分析显示,ECM-Receptor Interaction等通路在CVT患者的血栓组织中显著激活。基于该通路差异表达蛋白构建的PPI网络进一步识别出ITGB1ITGB3FN1三个关键调控蛋白,其中FN1评分最高,这提示FN1是靶向血栓治疗CVT的最具潜力的靶点。

1. 急性CVT患者血浆和血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

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特异性靶向血栓中FN1的纳米脂质体(CREKA-LMWH NPs)与未修饰对照组(LMWH NPs)。全组织3D成像显示,更多的CREKA-LMWH NPs与血栓结合,尤其集中于血栓扩增最活跃的头端和尾端;而较少的LMWH NPs与血栓结合。表明CREKA-LMWH NPs能够显著增强对静脉血栓的靶向能力与治疗效率。

   

2. CREKA-LMWH NPs高效靶向人脑静脉窦血栓并抑制静脉血栓形成

该研究通过CREKA介导的特异性识别活性血栓局部富集的FN1,增强靶向性并延长半衰期,从而克服了传统LMWH的临床应用瓶颈,不仅为CVT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精准治疗策略,更展示了从临床靶点发现到药物设计与验证的完整转化路径,对推动脑静脉窦血栓的精准诊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临床价值。

     

3. CREKA-LMWH NPs结合CVT小鼠血栓的头端和尾端,抑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

 

 

通讯作者简介

 

吉训明院士:中国工程院院士,首都医科大学校长,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,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、急性脑梗死溶栓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、慢性脑缺血的适应保护治疗研究和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。以通讯作者在N Engl J MedLancetNatur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18篇,被引18600余次,H指数67,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;获发明专利和软著等授权104项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、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等。

 

周陈:医学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担任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“脑静脉病变实验室”PI,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心病学中心副主诊,负责吉训明院士团队脑静脉病变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,主持国家科技重点研究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5项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Biomaterials, Nature Communications, Brai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,执笔发表国内《头颈静脉回流障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》诊治规范1部,副主编《脑静脉系统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》专著1部,授权发明专利2项,实用新型专利1项。

【撰稿:】 【审核:刘琨】